□本报评论员 江弋
这是两个补锅匠的决赛。
别因为拉涅利,一听到补锅匠就觉得是贬义,修修补补有时候比推倒重建难,要想在别人的废墟上补出朵花来就更需要大才力。博斯克和普兰德利能一路走到决赛,正是循序渐进式执教艺术的经典教案。
博斯克补锅是一个长线概念,从2008年欧洲杯后接替阿拉贡内斯到今天的四年时间中,西班牙队始终保持着平稳的框架,博斯克在这四年时间中,像慈父更像隐者,他极为明智地认识到“隐”的价值———在西班牙足球处于开元盛世的当下,不需要动大手术,让这口气延续比刻意去表现什么更重要,以不变即可应万变。
普兰德利补锅是一个短线概念,普兰德利与博斯克对时间的观念不同在于,他首先只需要考虑今年的欧洲杯,不用谋划2014年世界杯。所以他执教球队的目的性更强,简略说就是要让在南非彻底沉沦的蓝衣军团恢复战斗力,让意大利足球的形象口碑走出史无前例的低谷。
一个奇妙的变奏此时出现了。
博斯克在与普兰德利的首场交锋中就玩起了“无锋460”,这有点像你邻家的大爷早上在阳台打太极时突然唱起了《你是我的眼》;普兰德利看上去什么都没玩,因为他一直在见招拆招,只有细读他拆招的过程,你才会发现这个爱老婆的好男人是更深的蓝,一个总能在被动状态释放出全部力量的男人,不是大师就是浩克。
博斯克让西班牙队变得更加强调控制,对巴萨足球的过分迷恋也许导致今日西班牙队的球风令观众昏昏欲睡,但从执教角度观察,博斯克一直在夯实西班牙队独一无二的风格和凸显西班牙球员的技术之长,他既没有走回卡马乔死打边路的老路,也没有因为冒出一个略伦特就颠覆以地面短传渗透为主的传统。在中锋位置上,他直到半决赛都还在“试验”内格雷多,虽然效果一般,但你不能否认老人尝新的勇气和觉悟。
普兰德利似乎更值得歌颂。从足球理念上看,普兰德利爱慕巴萨,但他绝不拘泥于巴萨一家。现在这支意大利队,既有西班牙人的技术、又有德国人的深度,斗志和体能更不输给葡萄牙,论个体也有本届欧洲杯最闪亮的老少二人———巴洛特利和皮尔洛,普兰德利的兼容并蓄让意大利队呈现出一种史上少有的开放气质。而正是不拘一格的用人思路让普兰德利的开放有名有实,诺切里诺和迪亚曼蒂代表着普兰德利用人哲学的精华———不问出身,不问上赛季,只要有绝活、有偏才,就可以为我所用。35岁的迪纳塔莱、21岁的博里尼、身高仅有1米64的乔温科、身处意乙还是黑人的奥邦纳、上赛季状态低迷但有极高天赋的蒙托利沃,无一不属于这种用人思路的结晶。
补锅匠也可以是雕塑家!
正因为博斯克和普兰德利均有深藏不露的大野心和大智慧,都是在用雕塑家的灵魂改造着自己的球队,今晚的决赛,两位雕塑家在一届大赛中的第二次终极斗法才特别值得欣赏。
2012年欧洲杯的关键词是调整,尤其是四强球队,无一不在调整自己球队的战术、用人、风格,甚至是足球传统。勒夫、本托这两位有个人表现欲的激进改革派走了,他们也许是属于2014年的。留下博斯克和普兰德利,两人的共同点是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张弛有度、笑里藏刀。
还有一点,他们都没忘自己国家足球的传家宝是什么。
补锅,补到最深处无非是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