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招人才
搜企业
搜 索
导航
搜索
全国站  【切换城市】
找工作
招人才
搜企业
选择地区
搜 索
女大学生就业多了几道坎?
日期:2011-11-06 浏览

   女大学生就业是困扰社会的老话题了,而在经济寒冬下,就业格局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历经“风雨”洗礼后的女大学生和全社会,要避免“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尴尬局面,迎来就业平等的“彩虹”,还需付出哪些努力?
 
    金融危机下,女大学生求职“冷暖自知” 

    “我一接电话,对方就像上当受骗了似的,说原来你是女生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小王的名字比较男性化,自从去年11月开始找工作以来,碰到不少这样的“误会”。 

    小王在读书期间,长年担任学生干部,又在多家中央级媒体实习,各级奖学金拿了不少,本以为找一个省市级媒体应该没问题。谁知接到不少电话,对方一听是女生,态度马上360度大转变,让她空欢喜一场。 

   “有家海南的电台原本想通知我直接去实习,结果发现我是女孩,竟然对我说海南太远,他们台的待遇也不太好。”小王发“牢骚”道,“这哪里是想吸引人才,分明是使劲儿把我往外推。” 

    而在很多女大学生看来,小王已经够“走运”了,有“光鲜”的简历和让人难分性别的名字,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笔试机会。记者了解到,在许多热门的网络就业BBS上,不少“过来人”就明确“教导”女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应尽量模糊性别,除非有特别要求,最好不要贴照片等等。 

   “我看那些男生的简历,不但特别注明性别,附上正装照,甚至把自己的身高、体重都写上。”清华大学法学院2006级毕业生程兰说。 

    虽然觉得不公平,但让招聘单位浏览简历时分不出男女,俨然已成为许多女大学生的“共识”。 

    而据了解,虽然今年用人单位需求减少,条件却比往年更苛刻。武汉某师范院校教师张继波告诉记者,不久前,有中学来招教师,面试时让女同学按年龄和身高排队,“一个学生回来说,简直像参加选美一样,感觉'挺难堪的'。”一家计算机公司的HR更坦言,同等条件下,有时声音甜美竟也能成为女生“脱颖而出”的“筹码”。

    “风雨”之后何时见“彩虹” 

    进入4月,不少历经“风雨”的女大学生开始陆续“尘埃落定”,但依然有不少女生在求职路上艰难跋涉。女生为何就业难?除去结婚、生育等传统因素,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今年,也折射出就业格局的变化。 

    不久前,北京某传媒院校新闻系学生杨超晶应聘一个公司的行政助理,愕然发现竞争者中竟然有不少北大、清华的男硕士。“这种行政岗位我都兴趣不大,而且没编制、没户口,工资也很一般。”杨超晶心想他们手里一定有好几个OFFER,只是来玩玩,“没想到,我问一个人大的男生,他说他是认真的。” 

    据张继波观察,往年男同学更倾向于在高薪和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扎堆”。但是,今年却有很多男同学迫于形势放低身段,投身于女生集中的工作领域,无形中挤压了女毕业生的求职空间。

    “很多工作男生女生都可以做,但是因为男生的一些性格特点,比较少去竞争。”张继波说,“比如会计行业,需要耐心细致,以往都是女生的'天下',但今年不少男生也愿意做。” 
 
    而据记者调查,对于这种格局,一些用人单位表示他们更愿意招男生,因为女生对未来抱有的幻想太多,注重工作的稳定性,相比之下男生更加务实,“沉得下来”也“干得上去”。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女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无意中加剧了同性别毕业生的竞争劣势。记者在对中国传媒大学的10多名女生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女生表示在应聘中曾被问及有无男友的问题。一位史姓女同学的男朋友在北京工作,她说:“现在找工作的范围都被圈死了,北京的竞争又这么激烈,有时候觉得真累。” 

    不少用人单位表示,确实会在乎女毕业生有没有男朋友,而且招男生比招女生更放心。因为如果招女生,可能待个半年就辞职,追随男朋友去了。而如果是优秀的男生,还能吸引来条件不错的女朋友,不但他们工作起来心态稳定,单位也不费力气招徕了人才。 

    真正实现就业平等需全社会努力 

    有专家指出,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以及衡量两性成功时的双重标准,造成女性一定程度上的自卑、软弱、依附等消极人格特点。 

    唐代诗人张籍曾作诗云:“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真实写照。而在现代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仍处于成长期,女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依然会不自觉地放弃竞争,把成功的希望转嫁在家庭和子女身上,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局面。 

    “女大学生一定要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加就业的主动性,认识到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靠自己。”贵州财经学院就业科科长陈晓勇说。 

    陈晓勇建议,学校和家庭教育一定要转变观念,多鼓励女大学生自立自强,而不是迁就于社会上的歧视。高校也应多开设符合市场需求和女性成才规律的课程,加强女性的挫折教育和综合素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辅导员翟立则说,女大学生应做好职业规划,注重发现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女生的口才和感性思维强,善于合作,忍耐力也比较好,在文字编辑、教育、办公室、公关等方面,仍具有许多男生难以比拟的优势”。 

    而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主管就业的纪委书记丁冬认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对接不上也是女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之一。由于社会就业梯队呈“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顺序,而且本专科院校不少专业设置相互重复,甚至不与社会需求接轨,造成本科生“低就”之后,又挤压了专科生特别是女生“饭碗”的情况。 

    还有一些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可根据用人单位对女性录用的比例,出台税费上的鼓励政策。对于女性休产假不能上班的问题,政府应参与进来,运用行政手段给予补贴,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微信公众号
客户服务
400-806-5005
hr@diaosujob.com
工作时间:早8:30--晚8:00
网站备案: 苏ICP备19051616号-12    苏公网安备 32032102000225号    增值电信业务:苏B2-20201374   人力服务许可证: 320321190003   
Copyright © 2010 - 2022 diaosujob.com 徐州苏聘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雕才网) 版权所有 未经我方允许,禁止转载本平台所有信息,违者必究!  站长QQ:1978197182  
专属客服
扫码加好友
移动端
扫一扫进入
公众号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