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招人才
搜企业
搜 索
导航
搜索
全国站  【切换城市】
找工作
招人才
搜企业
选择地区
搜 索
应聘不问薪水并非理性行为
日期:2011-12-05 浏览

“现在应聘的大学生很少直接问薪水了。”在2日举行的2007届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招聘人员的感受道出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窘境”:从曾经的“张口要价”变成“不敢问价”,有人评价说:高校毕业生逐渐变得理性了。

  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何谓就业双向选择?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合适的“千里马”;应聘者则根据自身的意愿去选择用人单位。从法律地位、社会地位上讲,二者是平等的。双方能否达成就业意向,取决于双方意思是否真实、吻合。

  应聘不问薪水,是一种怎样的“理性”?我想,在就业压力大的今天,这只是大学生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不是说高校毕业生不想“张口要价”,而是“不敢问价”。从民法规定的精神看,双方意思是否真实,是民事行为构成的要件之一。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显然不是真实意思表示;而招聘单位对“应聘不问薪水”高竖大拇指,赞扬为“理性”,这并不是什么善举。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双向选择”已经演变为用人单位的“单向选择”了。

  大学生应聘问薪水,甚至“张口要价”,这本该是他们合理的诉求,也是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双方签订用人协议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应聘不问薪水,不仅为以后的劳资纠纷埋下祸根,而且是一种违背常理的行为。一个人就业的首要目的是挣取工资谋生,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现在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怎么能是一种“理性”呢?

  当前,高校收费居高不下,很多家庭因为供养大学生而不堪重负,社会陷入新一轮“知识无用论”的泥潭,动摇了很多人的信念。一些人认为上大学不合算,上了大学毕业也不好找工作,找到工作也养不起自己。所以,退学、辍学,或者是考上大学不去上的现象并非罕见。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固然是主因,部分用人单位“打压”毕业生的工资也是一个因素,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或“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就高声叫好,赞扬为“理性”,这也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最近几年,一些用人单位老是抱怨大学生工作不安分,喜欢跳槽,用人单位为何不反思自己是否给了大学生基本的生活保障或发展空间?

  现在的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但用人单位不能因此就居高临下。不能侵犯人才自身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正当利益。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实质是一种“双输”行为,大学生损失的是眼前工资利益,用人单位损失的是长远的发展动力。“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这种靠打压人才切身利益招揽人才的办法,是不可能寻觅到真正的“千里马”的。应聘不问薪水,社会不需要这种“理性”。
 

 

微信公众号
客户服务
400-806-5005
hr@diaosujob.com
工作时间:早8:30--晚8:00
网站备案: 苏ICP备19051616号-12    苏公网安备 32032102000225号    增值电信业务:苏B2-20201374   人力服务许可证: 320321190003   
Copyright © 2010 - 2022 diaosujob.com 徐州苏聘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雕才网) 版权所有 未经我方允许,禁止转载本平台所有信息,违者必究!  站长QQ:1978197182  
专属客服
扫码加好友
移动端
扫一扫进入
公众号
扫码关注
回到顶部